找到相关内容1947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中国佛教伦理及其哲学基础

    大悲之根本,开善业之初门,人所爱敬,名誉远闻,死得生天,终成佛道。不知恩者甚于畜生也」。[9]足见中国佛教对报恩的重视。中国佛教强调四恩:父母恩、众生恩、国土恩和佛、法、僧三宝恩。父母有生身长养之恩 ...

    方立天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84071302.html
  • 印光大师——儒佛会通的净宗始祖

    生平不求名誉,他人百作文赞扬师德者,辄痛斥之。不贪蓄财物,他人供养钱财者至多,师以印佛书流通,或救济灾难等。一生不畜剃度弟子,而全国僧众多钦服其教化,一生不任寺中住持监院等职,而全国寺院多蒙其护法,各处...舍利无数。弘一大师于《略述印光大师之盛德》中,赞美印光法师,生平不求名誉,他人百作文赞扬师德者,辄痛斥之。不贪蓄财物,他人供养钱财者至多,师以印佛书流通,或救济灾难等。一生不畜剃度弟子,而全国僧众多钦服...

    陈秀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93271357.html
  • 佛教界全国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访谈录

    误导我们对中央政策的理解和把握。所以,我建议有关部门能对此问题进行认真研究,尽早解决。  香根·巴登多吉活佛(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、四川省佛教协会名誉会长):  在两会期间,无论是《政府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383571415.html
  • 西方文化系列讲座之科学、宗教和哲学的关系

    欺骗二字能够概括的?  经过启蒙运动,我们发现,上帝并没有被彻底摧毁。在法国相信无神论的都是贵族,贵族喜欢赶时髦嘛。因此在法国大革命时候,罗伯斯庇尔发表演讲:无神论是不名誉的,因为它是贵族的信仰。我们...

    赵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11071734.html
  • 淨因法師:和諧社會,從心開始

    偏颇。继之,便会以自我为中心行事,为保护自身的利益、权力、名誉而展开一切经济和社会活动。在自私心态驱使之下,于己有利的东西,便千方百计去获得,贪心因而产生;当别人强占了自己喜欢的东西时,瞋心因而生起;...

    淨因 ( 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)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论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63673201.html
  • 论李维汉的宗教观

    名誉。  1980年12月19日,李维汉在中央统战部的部务会议上作了一个书面发言,对白己的宗教观进行了13点概括。即“(1)宗教的根源是对自然压迫和社会压迫的无知和无能为力。(2)宗教信仰是历史的产物,...

    龚学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385673967.html
  • 俗化的慧命与佛化的生命——仓央嘉措不凡的生平与隽永的“情诗”抒怀

    却一味无别;人世间爱得乾坤颠倒、厮守鬓摩终身者,终究被因缘所左右,中阴一到,无法不相分离;世间一切爱恋宠爱之法,由父母夫妻及子女密友,由衣食住行及事业名誉,哪一样是因为你见、念、爱、跟了,就能避免相反...

    金易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575174923.html
  • 四种涅槃

    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。”既然都是梦幻泡影不可得,你还执着地追求什么呢?现在世人大都贪得无厌,争权势地位,争名誉财物,无休止地索求,无止境地占有,甚至为达到私人目的,不择手段,干出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41875667.html
  • 隆莲法师《心经浅释》

    安逸,好耍。 八风:利、衰、毁、誉、称、讥、苦、乐。①利:对自己有好处的为利:②衰:对自己有损害的事,③毁:别人诽谤,使名誉受损害,④誉:称叹,给自身带来荣誉的言词;⑤称:称扬,赞叹:⑥讥:别人说自己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33376148.html
  • 《智悲精滴》——末世众生现形

    目前,还有些人自以为能写出殊胜的论典,其实他对所造论典必须依据的经典一窍不通,这样造出的所谓论典本身能具备什么教证、理证呢?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其实只不过是为了追求世间名誉而已。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真可谓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61876317.html